刘晓海,男,山东青岛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资源学、地理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资源保护与建设、方言地图研制、教育技术应用。 专著《北京方言民俗图典》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参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曹志耘教授主编)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编的《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已成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核心技术规范。此外,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古汉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口语语料”研发了“北京口语语料在线查询系统”,主持研发了“北语录音”、“语保摄录机”“世界语言资源采录微信小程序”等多媒体语料采录软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安全的汉语方言大数据库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城市方言文化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三方工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录音软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目前主要从事语言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关工作,正在组织实施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全球语言文化核心资源建设”(全球语言文化在线博物馆建设)、“面向语言生活的慕课建设创新工程”(含冬奥汉语慕课、东巴文保护慕课、现代语言技术传播慕课等)和“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语言资源建设”等研发工作。 办公地址:北京语言大学综合楼814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