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3.11 日期:2023-11-02 访问次数:次
题 目:闽东区方言中入声的演变
时 间:2023年11月6日 14:00-16:00
地 点:综合楼1211室
腾讯会议:174865587 (密码:37622)
主讲人:秋谷裕幸 教授
主办单位:语言科学院
主讲人简介:
秋谷裕幸(AKITANI Hiroyuki),1963年3月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88年于早稻田大学获文学硕士,2017年于神户市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任爱媛大学法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音韵史和词汇史研究,对闽语、浙南吴语、关中片和汾河片中原官话、吕梁片晋语等汉语方言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吴语处衢方言研究》(合著,2000)、《闽北区三县市方言研究》(2008)、《闽东区古田方言音韵研究》(合著,2012)、《吴语婺州方言研究》(合著,2016)、《韩城方言调查研究》(合著,2016)、《闽东区宁德方言音韵史研究》(2018)、《中原官话汾河片音韵史研究》(2020)等,在《中国语文》《方言》《中国语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成果曾获 “三岛海云纪念财团学术奖励奖”(2005)、“李方桂语言学论著特优奖”(2007—2008)等。
秋谷裕幸教授多次访问中国,实地调查汉语方言,其论著在汉语方言学界具有广泛影响,是目前国外最具影响力的汉语方言学家之一。
讲座摘要:
原始闽东区方言中塞音入声和喉塞音入声之间的区别使得闽东区方言入声的演变显得错综复杂,是闽东区方言音韵史的重要音韵特点。闽东区方言的喉塞音入声具有舒声化的倾向。舒声化首先发生在非末尾的位置上,单字音的舒声化则多发生在北片。从舒声化以及连读变调来看,原始闽东区方言中*7调和*5调共享调值方面的一些特征,可视为闽东区方言重要的共同音韵特点之一。*8调的演变在整个闽东区似乎缺乏类似的共同归向,不过它很可能与*6调关系密切。闽东区方言入声的演变对闽东方言的分区和原始东部闽语的重构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