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本院介绍

机构设置

语言科学院目前包括语言资源研究所、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语言测试和人才测评研究所、《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等多个实体研究所。

语言资源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研究所原名“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11月,为北京语言大学实体研究机构,院系级单位,直属学校领导。2013年10月,语言科学院成立,语言研究所并入语言科学院,更名为“语言资源研究所”。

自成立以来,语言资源研究所为培养和壮大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学研究力量,促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重点项目“有声数据库(国家库)建设一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40年来两代大规模北京口语调查的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等一大批重要社科项目,出版《汉语方言地图集》《南部吴语语音研究》《绩溪方言词典》《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北京官话语音研究》《钱塘江流域九姓渔民方言——濒危方言个案研究》《中国语言资源集•北京》等著作多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为了方便相关研究者,还研制、发布了“北京口语语料查询系统”(简称“BJKY”)、“北语录音软件”(byly)等重要软件。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共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进行建设,中心研究人员与语言科学院语言资源研究所人员打通共享。从2015年初至2022年底,语言资源研究所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管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制订规范标准、立项结项、专业培训、检查验收以及日常管理与指导等具体工作。语言资源研究所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在各方面表现优秀,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国的语言资源调查、研究和保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在语言资源保护理念的宣传及“语言资源学”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言资源研究所将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与发展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研究重点、发展方向,建设全国最强的、以汉语方言为重点的语言资源调查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并力争建成面向社会、服务国家的新型智库。

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

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实体研究所(英文名称:Institute for Language Policies and Standards,简称“语标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的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设在该所。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宇明教授任研究所首席专家,并任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徐欣路副研究员任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兼任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宏一副研究员、李桂梅副研究员、石绍浪博士均为该所专职科研人员。

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涉及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多个方面,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该所依托国家级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建设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作为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的承建单位,该所承担了教育部语信司下达的诸多研究任务和咨政服务任务,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应用、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育部语信司指导下,该所依托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了语言规范服务系统,为语言文字使用者查询规范标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该所还与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共同承办了语言规划专业刊物——《语言规划学研究》(以书代刊),每年出版两期。 

语言测试和人才测评研究所

语言测试和人才测评研究所主要开展以语言测试为核心,辐射教育、人力资源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测量理论、语言测试理论与技术、语言能力标准、公务员录用考试、普通话与汉字测试、考试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承担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心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承担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汉字应用水平测试(HZC)的命题和考务、科研支持工作、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命题、科研和考试安全技术支持工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托的科研支持工作、蒙古语文应用水平等级考试(MHS)和新疆维吾尔语水平测试的技术指导和科研支持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科研项目40余项。

《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是我国第一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国际中文教育、汉语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对比、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研究等。注重发表材料充实、联系实际的新观点、新成果。三十多年来,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语言教学与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语言研究的重要学术刊物,是我国“语言学/汉语类”的核心期刊。

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

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原名“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响应国家周边外交发展大局而成立的,以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周边语言文化数据中心、研究中心和人才基地为目标。研究所在周边国家语言资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由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依托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进行建设。中心聚焦民族语文政策、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等热点重点问题,以构建民族地区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打造民族语文战略智库。

中国周边语言文化研究所/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不仅在周边语言文化资源库建设、周边语言状况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而且应用对策研究成绩斐然,为国家制定民族语文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3月,是国内高校首个历史语言学的科研机构。

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1)开展汉语历史语言学前瞻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础研究;(2)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以及相关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大力提升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学科的整体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构筑相对独立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平台,逐步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梯队有序、特色鲜明、力量雄厚、在海内外富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团队。

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近期的研究领域为:

(a)基于汉语事实的语法化理论研究。基于汉语语法化现象的广泛调查和深入分析,运用普通语言学界语法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化的条件、原则、机制和动因,探讨人类语言语法化的共性特征和变异类型,为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b)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汉语语法演变的事实,探讨汉语语法演变的机制和规律,揭示汉语语法演变的认知-语用动因和类型学蕴涵,为普通历史句法学的理论创新做出自己的努力。

(c)汉语历史词汇和语义演变研究。利用汉语史学界已有的训诂学和古汉语词汇(包括虚词)研究的成果,借鉴认知语义学、历史语用学和语义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普遍适用的认知模式和语用原则来探讨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和动因,概括和总结语义演变的模型和理论框架,从而为历史语义学的体系构建和理论创新做出贡献。

(d)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研究。利用汉语和中国境内民族语言的材料和事实,运用接触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及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中接触引发的语法和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和动因,从而为接触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

为进一步推动现代语言学学科前沿发展,促进“双一流”建设,北京语言大学于2019年3月成立了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为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在语言科学院内的实体科研单位。

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主要开展语言科学相关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工作。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读硕博研究生11人。刘海涛教授担任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心目前处于建设初期,拥有专职研究人员3人、驻所研究人员1人,长期面向海内外招聘高水平研究人员与应届毕业博士及出站博士后。

计量语言学是一个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交叉学科领域,以真实语言材料为基础、使用定量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的结构模式与演化规律。现代计量语言学在国际上拥有成熟的学科理论、方法、学术组织、学术流派、刊物和影响力。计量语言学研究中心是国内最主流的计量语言学研究团队之一,在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术人才的同时,通过举办系列学术会议等形式积极打造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并注重与国际计量语言学前沿密切联系、合作交流,旨在全面推动国内计量语言学学科长足发展。

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

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以“章太炎-黄侃”的学术理论为研究对象、以发掘其根植于乾嘉理必的科学思想及其对当今的学术影响为任务。本所的研究致力于从当代学理视角揭橥并发展传统小学研究中的学术精华,同时开展章黄乃至乾嘉以来蕴含的“依自不依他”的学理的研究和开拓;以文献语言学为切入口,从理论上分析和发掘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发现之学”与“发明之学”学术范式转移及其过程的原因、原理和机制;从实践上据此进行几个专门方向的研究:韵律语法学、语体语法学、历时句法学、韵律文学史及理论训诂学研究。目标是让传统学术放出当代之光,在乾嘉理必之学和章黄发明之学的科学精神指导下,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语音研究所

音形义是语言的三要素,其中“音”名列首位,语音研究毫无疑问是语言学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语音之所以非常重要,还在于任何语言研究都很难完全不涉及语言的语音问题。

在语音研究上,我们可以从实证方面入手,也可从理论方面展开。一般来说,现代语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研究领域: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学关注语音的生理、声学和感知的物理研究,通过实验收集大量的语音参数数据,为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做出重要贡献。音系学关注语音的语言学或语法研究,力求探索并构建语音的结构组织和变化规律,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表面语音背后的音系原则与规律。

为进一步凝聚队伍开展高水平的语音学、音系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前瞻性研究,2021年5月北京语言大学正式公布成立语音研究所(校通字[2021]2号)。本所为设在语言科学院内的实体科研机构,现任所长为马秋武教授。经过两年的建设与发展,所内现已建成语言科学实验室,为实验语音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语音研究所主要专门从事语音学与音系学两方面的研究。语音学方面强调借助现代实验语音技术,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目标和理念,力求探索和推出现代语音科研成果。音系学是语音的语言学或语法研究,也是国内对其存在误解最多的语音研究领域。为此,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 认识音系学,推广音系学

①继第七期(北京语言大学2021年)、第八期(内蒙古财经大学2022年)、第九期(西安外国语大学2023年)之后,继续办好今后暑期举办的“当代语音学与音系学高级研修班”。②做好系统翻译生成音系学名著的工作,不仅翻译出版《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商务印书馆,2020年2月)、《音系与句法:语音与结构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22年6月)、《语调音系学》(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还要做好生成音系学的奠基之作《英语音系》和优选论的奠基之作《优选论:生成语法中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两本书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争取在2024年内出版两部著作。

2. 生成音系学教材建设工作

要想做好音系学的推广工作,就要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①我们争取近期将刚刚出版的《音系学通解》(第五版)(Gussenhoven and Jacobs 1998/2023)译成汉语出版。②同时也争取尽快编写一部比较适合中国学生学习音系学的教材《音系学导论》。

3. 应用音系学理论,分析和研究汉语

不仅指导和培养学生从事汉语的生成音系学研究,也选择一些专题从事汉语的生成音系学研究,为生成音系学理论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理论。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语保中心”)成立于2015年,系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共建共管。语保中心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全国最强的语言资源调查研究、保存展示、开发应用和人才培养中心,并力争建成面向社会、服务国家的新型智库。语保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语言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提供规范标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护工作;开展“语言资源”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人才;开发多媒体、多渠道、多用途的语言资源研究成果和应用产品,普及语言资源保护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语保中心的核心任务是负责:“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注:以上信息更新于2023年10月)


Copyright © 2023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版权所有